加大培训组织动员力度,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吸纳就业
(一)支持企业对新吸纳人员开展适岗培训。
企业或企业依托职业培训机构(含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下同)组织新吸纳人员(不含就业见习人员,下同)开展适岗培训并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的,按每人80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补贴(其中,吸納劳务派遣人员的培训补贴,由用工企业申领).培训采取通用职业素质类理论学习与“师带徒”、岗位实际操作等相结合的形式,总课时不得低于65学时(理论学习10-20学时),每学时不少于45分钟。同一企业同一人员不得重复补贴,每人每年补贴不超过3
(二)支持企业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开展以工代训。
1.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扶贫车间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新吸纳贫困劳动力,以及企业新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就业,通过岗位实际操作以工代训的,按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最长不超过6个月。
2.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外贸、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批发零售行业的各类企业新吸纳人员,通过岗位实际操作以工代训的,按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最长不超过6个月。3.受疫情影响出现生产经管暂时困难导致停工停业1个月以上(含)的中小微企业,停工停业期间以训待岗,围绕生产经营需要组织或依托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岗位技能培训,职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下简称证书)的,按相应等级给予企业补贴;取得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补贴。企业复工复产后组织职工开展以工代训,按每人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
上述以工代训补贴,不得与适岗培训补贴重复享受,企业可按月申请,也可在以工代训结束后统一申请。以工代训补贴受理期限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执行期不追溯至文件印发之前。
(三)支持企业对在岗职工开展岗位技能培训。企业或企业依托职业培训机构组织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的职工开展岗位技能培训,职工取得证书的,按初级工1500元、中级工1800元、高级工2200元、技师3500元、高级技师50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补贴(组织劳务派遣人员培训的,由用工企业申领补贴)。每人每年不超过了次,同一职业同一等级不可重复补贴。
(四)鼓励产业园区管委会动员困区企业开展培训。对产业园区管委会(含园区法定机构,下同)动员园区企业开展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的,按每人20元的标准给予园区管委会动员奖补.每个园区每年奖补总额不超过s0万元.
(五)鼓励行业协会组织动员会员企业开展培训、提升职工技能。资质合法、信誉良好的行业协会(学会)组织动员会员企业开展职工岗位技能培训,按每人20元的标准给予行业协会(学会)动员奖补;职工取得证书的,按每人30元的标准再给子行业协会(学会)技能提升奖补。每个行业协会(学会)每年奖补总额不超过50万元.会员企业可委托行业协会(学会)代为申请开班和申领职业培训补贴.
(六)鼓励职业院校为本省培养输送高技能人才。我省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高级工以上(含)全日制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连续就业3个月以上(含)的,按每生1000元的标准给子院校奖励。
三、加强培训针对性,提升搬迁人员及农民工就业创业能力
(一)推动搬迁人员应培尽培。鼓励市县根据搬迁人员的就业需要和技能需求,通过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和项目制培训等方式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按规定给予补贴,确保有培训意愿和劳动能力的搬迁人员至少接受1次就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市县可结合实际需要和财力水平,对增加扶贫扶志(智).农民市民化(城市生活常识)、国家通用语言等培训内容的培训项目,相应提高补贴标准,最高不超过20%.
(二)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鼓励市县结合本地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工程用工需要及农民工就业意愿,围绕生产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乡土产业、休闲旅游业、餐饮业等大力开展建筑、机械、维修、家政、养老、餐饮、保安、物流等就业技能培训和快递员、网约配送、直播销售员、汽车代驾员等新职业新业态培训,对返乡创业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
四、夯实培训基础,大力开展线上职业培训
(一)推进职业培训线上线下融合。鼓励资质合法、信誉良好、服务优质的线上职业培训平台参与职业培训,使用经省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部门遴选的线上培训平台(以下简称遴选平台)或数字资源开展职业培训的,线上培训学时按45分钟/学时标准计入理论学求长。
(二)丰富职业培训内容。将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就业指导、工匠精神(质量意识)、法律意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环保和健康卫生(含疫情防控、禁毒教育、消防安全、艾滋病防治知识等)等通用职业素质类内容纳入职业培训理论课程。
(三)鼓励贫困劳动力等群体参加线上培训。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的贫困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两后生”和城市低保家庭学员,线上培训按5元/学时.人的标准给予生活费补贴,线下培训按50元/天.人的标准给予生活费补贴。每人每年可享受不超过3次,同一职业同一等级不可重复享受。